Search


塵埃隨著直升機引擎關閉逐漸落定,人救回來了!

失聯30天、腿部骨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塵埃隨著直升機引擎關閉逐漸落定,人救回來了!

失聯30天、腿部骨折、糧食短缺又身處荒郊野外,還能設法求生和聯絡外界,顯示他不只是上蒼眷顧,更擁有過人體力、豐富經驗和正確觀念。同時,也感謝參與搜救的官方和民間團體。

----------
以下是一些感觸隨筆。

(1) 新聞曝光後,不免看到令我無法苟同的言論,像是「獨攀活該」、「浪費國家資源」、「死了也不值得同情」等等,大抵上千篇一律。不知我們的社會何時才能以包容、寬和的心擁抱這群冒險者、探險者和自我實現者?即使準備再周全,危險可能就在下個轉角;即便是穿拖鞋、著便裝的新手粗心涉險而需救援,我們應該誨以知識,而非毀掉他再進山林的意願。

(2) 衣食無缺的我們,為何要上山下海,冒險犯難?我將他歸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「自我實現」。戶外人口數量增長,未嘗不是代表我國生活品質提升,人們才有餘力想成為更好的自己?我們應該感到驕傲,而非盲目抵制。

(3) 在下職業中也有不少文字工作,所以深知網媒下標「語不驚人死不休」(例如引用的這篇)。我不認識李姓登山客,但我認為他應該不願意被捧為「神人」。經驗越是豐富的登山者,越能體會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的道理,私下在圈子內被冠以封號是出於尊重,但由媒體擅自貼標籤,則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,甚至是當事者的困擾。

最後,祝這位山友早日康復,繼續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吧!🙂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進入社會數年之後,受「臺灣人一生一定要做的三件事」影響,我以菜鳥之姿跟團登上玉山主峰。那是個天空異常清朗的一月天,日出雲海的美景深深地撼動了心靈,也讓我萌生完登百岳的念頭。 奈何工作忙碌,難得空閒,我逐將這份熱愛轉向了山域歷史、人文與政策,但不久後就發覺臺灣人其實非常缺乏這方面的資訊。於是呢,我創立了以「城市山人」為名的個人媒體,盼望自己能為心愛的山林略效棉薄之力。 我只是一位再平凡不過的山友和都會白領,但我相信透過不懈的努力,一定能讓環境變得更好。
居於城市的我愛爬山,也愛寫山,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,而是山與人的關係。
View all posts